新诗已经流行多年,随着当朝宰相房杜魏的倡导,科举文章中的新诗文体,非常得到主考官的青睐,于是天下士子学生无不琢磨新诗,而原本更讲究格律音韵的旧体诗,反倒更倾向于自娱自乐的兴趣爱好了。
官场所盛,总是容易影响到民间,这不连勾栏瓦舍也流行起了新诗。
“可否以伊莎姑娘家乡的语言作诗呢?”秦守安敢答应房杜魏陪房之湄去诗会,自是有些底气的。
“啊——伊莎姑娘,你千万不能答应啊!”刚刚都见识了秦守安的番邦语言功底,这不占尽便宜?
“这不公平!”
“是啊,在新秦作诗,怎能用外邦语言比较?”
其中更有一人站了起来,伸出扇子点了点秦守安,“新诗往往可以对应转为旧体诗,你用外邦语言做的诗,如何转为旧体诗?”
“没听说过翻译吗?自然是能的。”秦守安信心十足地说道。
“各位……伊莎幼年离开故土,今日见到这位榜一公子能够说家乡语言,还能以家乡语言作诗,心中思绪难抑,还请各位看在伊莎的面子上,让榜一公子作诗一首,以慰伊莎思乡之情……榜一公子既然说能翻译,到时候大家可以一起评判。”
伊莎眼眸流转,目光从秦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