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希历史性的拿到单场21分,更加令人惊艳的是10次助攻。
虽然其中6次是助攻卡梅隆安东尼。
但NCAA的助攻数据比NBA的助攻数据更难拿。
能在八强赛拿20+10的控球后卫,还只有19岁,并且闯出名头不到3个月时间。
这是媒体最为热爱的素材,更何况苏希此前还在媒体上说了那么多狂言。
随着激烈的全国大赛只剩下最终四强,媒体资源迅速集中。得益于苏希的‘传媒属性’,他迅速成为四强赛开赛前最受关注的球星。
引爆巨大舆论的导火线是《体育画报》,这家在篮球领域尤其大学篮球领域拥有崇高地位的媒体做了一期专题报道,他们尽管没有采访到苏希,但他们原原本本的将这段时间苏希的疯狂事迹描述出来。
在他们的细腻真实的笔触下,这是一段惊心动魄史诗般的逆袭故事。
2003年还不是网络时代。
纸媒的威力极强,垂直渗透度也极高。
这篇详实报道让美国大学篮坛刮起‘小羊苏希’旋风。
同时,NBA也不可避免的关注到苏希。
苏希,真正意义上的一夜成名。
如彗星般崛起,